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文素養與跨領域基礎知識,透過系統性的學習與實地探索,使學生能夠理解臺南地區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與社會變遷,從而提升其面對未來挑戰與自我學習的能力。課程以「水」與「地景」為主軸,結合地質、地形、水資源、農業與聚落文化等主題,依週次分階段探討臺南的自然與人文地貌。
課程從臺灣與臺南的地質背景出發,說明臺南三大地形的成因與演變;接著進入河川與海岸的變遷、現今水資源的分布與使用困境,進而延伸至嘉南大圳的發展、埤塘周邊的聚落與產業結構變化等議題,全面描繪出自然與人文交織的在地樣貌。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水資源如何影響生活與產業,亦能理解地景如何塑造社會發展與文化認同。
一、從臺南的在地視角出發,融合環境變遷、多元族群與文化形構等面向,探索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進而建構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識體系。
二、秉持通識教育的精神,推動專業知識的跨領域整合,致力於形塑全人教育的新典範,為臺灣教育開啟深耕與創新的契機。
三、透過實地踏查與感官體驗,引導學生內化在地知識,培養人文與社會素養,進而提升對土地的關懷,並拓展具國際視野的世界觀。